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家知名布料企业遭遇维权,横幅内容分别为“公司不退还员工投资款”“求管理层保护员工利益,公司还我血汗钱”。据悉,“拉横幅”者为此前跟投资该企业股份的员工。
该布料企业遭遇维权的起因,在于此前制定的《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在2018年-2021年间分批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完成了认缴出资。据悉,该公司累计强制跟投人员达50余人,涉及金额超过1亿元。
据相关报道,该公司曾承诺在员工离职时可退投资款,但目前由于资金问题拒绝员工的退投资款的要求。如今,公司的情况每况愈下,销售业绩始终难以提高,资金链也出现问题,因此引发了员工维权行为。
短短几年,布料行业的竞争加剧,不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黯然离场。进入2024年,布料行业的市场淘汰赛仍在持续,该企业能否渡过难关?
几经易手,企业表现平平
在众多布料企业中,该公司可以算作一名“老兵”。
2018年,该公司经过一系列重组,由一家本土布料厂与一家外资企业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为了新公司的快速发展,引入了行业老将出任CEO。
从产品推进速度来看,该公司还是走在前列的位置。成立两年多,就推出了多款新布料产品,受到市场关注。
不过,作为一家刚重组的公司,其产品并未显示出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成立两年多但销售额不足千万。
总体来看,由于发展思路过于传统,该公司销售业绩始终没有起色。
2022年,公司引入了一家战略投资方,并经历了股权变更和管理层大调整。
在新的管理层治理下,公司累计发布了数款新型布料产品。不过,从产品上来看,公司主力产品的市场表现并不出色,销售渠道不如竞争对手,最终销售业绩低迷。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公司的销售额均不足预期。为了提振销量,公司宣布员工内部必须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的规定。
积极寻求突破,收效并不显著
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公司对高管团队进行了多次调整。
早期,公司曾推出一些创新的市场策略,但并未获得预期的市场反响。不久后,原CEO便离职,公司管理层再次经历了剧烈变动。
在新的战略投资方接管后,公司一度在市场收获了一定的口碑。然而,频繁的人事变动和市场策略调整,使得公司的长远发展仍然不明朗。
2023年,企业再次迎来人事变动,新任总裁上任后,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进行了调整。
持续低迷的销售业绩、频繁更换的管理层,以及股东自身的经营压力,使得公司面临的局势越来越严峻。布料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传统企业也面临着重重压力。
当前,该公司聚焦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在海外市场寻找突破口。2023年,公司进军东南亚市场。根据发展规划,公司海外业务的战略将集中在欧盟、中东、东南亚等关键市场。未来,公司将探索通过海外合资和合作的方式,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行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