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布料行业,“不出海,就出局”的说法逐渐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据粗略统计,已有约10家国内知名布料企业在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至4月,中国纺织品和布料出口总额达到1685.5亿元,同比增长20.4%,创造了历史同期新高。出海,正成为许多布料企业实现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新一轮“出海潮”来袭
位于东南亚某国的一家新的布料企业工厂刚刚成立,这是这家企业在海外扩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只是我们的第一站,在未来的3至5年内,我们计划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实现战略布局。”企业负责人在开业式上介绍了他们的出海计划。截至今年6月,该公司已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设立了分公司和办事处。
拓展海外版图,这种现象正在布料行业频频上演。
与前些年布料企业集中在欧美国家进行市场拓展不同,现在的新一轮出海热潮正逐步向东南亚和其他新兴市场转移,轻资产模式如开设旗舰店等已经取代了早期的“砸钱式”收购模式。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当下,国内布料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相对放缓,在此背景下,许多企业通过出海寻求新的增长点。
过去几十年,伴随国内纺织纺织业的发展,布料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随着市场增速放缓以及竞争的加剧,许多布料企业正积极探索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数据显示,全球纺织品和布料市场未来五年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到2024年,全球市场总收入将达到7662亿美元。不少布料企业正借此机会,通过开设海外店面和建立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业绩的显著增长。例如,某知名布料企业在2023年的海外市场营收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46.5%。
品牌出海仍面临挑战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企业出海也面临诸多挑战。一名业内人士透露,海运、关税、汇率等成本波动对布料企业的出海经营有重要影响。
一份布料企业发布的财报显示,因海运费大幅上涨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其海外利润出现了显著下降。
此外,企业在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以适应当地市场,了解海外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并重新打造符合当地习惯的经营团队。
针对这些挑战,不少布料企业已经采取了相应策略。例如,有企业通过在东南亚设厂,打通生产和供应链环节,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供应链稳定性。
未来,布料出海企业仍需在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