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布料制造企业年报显示,低价位布料市场增速十分显著。
如高端布料市场逐步饱和,中高档布的增速也稳定在10%以上;
中档布料如棉布、涤棉混纺布的市场增速也在18%以上;
一些地方性的小企业在50-100元价位的布料市场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部分品牌增速达到30%以上。
百元左右价格带的“大众布料”市场尽管增长迅速,但其关注度相对较低。这让人不禁疑惑,过去的大众布料市场是否被行业忽视了?在这一轮调整期中,大众布料是否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支撑点?
快速增长的大众布料
近年来,随着消费崛起,高端布料持续扩容。受到这一光芒的影响,百元价位的“大众布料”市场关注度不如高端布料。这种局面在调整期到来时有所改变,大众布料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与上一个调整期类似,许多头部企业曾推出百元价位的大众布料产品。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类产品并没有成为企业的重要增长极,大众布料市场仍是区域品牌的主战场。
在当前调整期,各大布料企业重新重视大众布料,这些产品的市场表现同样出色。例如定位大众市场的某布料品牌在去年一经上市,就迅速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数据来看,多家布料制造企业的财务数据显示,百元左右价位的大众布料市场增长迅猛,甚至是一些品牌增速最快的市场价格带。
除了上述大品牌,区域布料制造商在大众布料市场也积极布局,例如一些地方性的布料品牌在当地市场取得了销量与口碑的双丰收。
如今,30元以下的低价布料市场正在逐步缩小,而高品质、中等价位的布料产品市场需求却在不断攀升,比如在普通家庭中的礼赠需求,50-100元价位的布料成为主流。低端市场的升级和中高端消费的降级,共同推动了百元大众布料市场的复苏。
这背后是经济环境的变化,还是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大众布料增长背后的玄机
当前大众布料的增长,与上一轮调整期有何不同?百元左右价位的大众布料为何在今天再次出现高增长?
十年前的大众布料浪潮,是由于政策影响导致高端布料消费大幅下降,各大布料企业才转而重视大众布料。但随着市场的逐步恢复,各大布料企业又转向高端产品的竞争。
这一轮大众布料的增长,可以从不同类型来看。
首先是天然和环保纤维类,这类布料在近年来需求增加。经历了环保政策影响后,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对于环境友好型布料的品质逐渐认可,这类产品的消费人群迅速扩大。同样,棉麻等大众布料在整体价格区间中展现了性价比优势。
传统纺织品市场相对成熟,过去50-80元价位的布料消费群体,现在也开始向百元左右价位转移。区域性制造商也在进行产品升级,瞄准了百元价位市场。
总的来说,“少而精”的消费观念普及,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的需求提升,这使得低端布料消费群体向中高端市场迁移。从市场表现来看,以低端布料为主的企业,很多业绩出现下滑。另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影响,次高端市场向百元左右价位压力转移,加速大众布料市场的扩容。
加码大众布料,短期应急还是长期谋划
目前来看,无论是全国性品牌还是地方性制造商,都在大众布料价格带积极布局。对他们而言,这一举措有着不同的意义。
对于全国品牌来说,大众布料价格带利润较低,市场布局并不容易。然而,这些品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伴生许多系列产品,哪怕占比不高,总体规模也非常可观。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加码大众布料并非短期应急之策。
从竞争态势来看,过去全国品牌主要精力在高端市场竞争,对于大众布料关注较少。然而,如今,头部效应加剧,这些企业终会重视大众布料市场。
相比之下,大众布料对于区域性制造商至关重要。
一方面,在高端市场,全国品牌带来的压力巨大,区域性品牌难以撼动其地位。另一方面,区域性制造商在当地市场的优势显著,比如渠道和地缘优势,这使他们在中低价位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在全国品牌强势下探的背景下,区域品牌面临重大压力,不少企业甚至面临倒闭。鉴于此,地方品牌亟需在市场调整期中寻找出路,确保生存,守住大众布料市场对于他们来说生死攸关。
尽管如此,区域布料制造商也并非毫无希望。一些优秀的地方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
此外,不少产区政府也积极扶持本地制造商。例如,某省政府就连续多年在政策上支持本地布料制造品牌。
面对生活和审美的不断升级,无论是全国品牌还是地方品牌,都需要在大众布料市场立足。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更好的产品体验和价值表达。
从长远来看,大众布料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中小企业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在未来迎来新的发展机会,这将是所有地方布料制造商面临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