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 正文
行业观察|一所高职纺织专业暂停招生的背后
2023-11-20 来源:本站

今年秋季开学,是李明工作量最少的一个开学季。他所在的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纺院”)“纺织设计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纺织专业”)暂停招生,作为专业负责人,他不用忙着迎新了。

从2018年开设,到2023年暂停招生,这个专业在这所高职只存在了5年。

2016年9月,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自2017年起执行,纺织专业成为新设的专业。

在教育部职成司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记者通过检索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院校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数据发现,2017年,全国有17所高职院校开设纺织专业;2018年,开设这一专业的高职院校增加到47所。

也是从2018年开始,李明担任常纺院纺织专业的负责人。此前,他曾在一家纺织公司工作,2012年到常纺院任教。“我们的纺织专业应该学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李明和同事进行了大量调研。

“我们不教单纯的纺织技术。”这是李明和学生最先解释和最常强调的一句话。他认为,纺织设计只是纺织这一传统产业的重要部分,“纺织归根到底就是各大公司提升产品价值的一种方式”。

在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度增补专业中,纺织专业属于“教育与艺术大类”的“艺术类”。这个专业隶属于创意学院,前4届生源均为艺术特长生。

与创意学院的其他专业学生一样,纺织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习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第一届学生共50人,分成两个班级。该院院长张方联告诉记者,“艺术生学纺织技术”成为最初两届学生最头疼的事。

据创意学院教师周娇的观察,艺术训练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很多艺术生计算机技术基础薄弱,相对于技术生,他们的天赋也主要体现在创意上,对于技术操作等缺乏敏感度。

据李明介绍,每年纺织专业新生入学,都要完成一项摸底调研。在2022级纺织专业新生中,有36人没有接触过纺织软件;真正了解和热爱纺织设计的,也是少数。

在已经毕业的3届学生中,也有选择在纺织行业的,“基本都是当初真正热爱,而且设计能力突出的。”李明说。

“近两年毕业生与纺织产业的对口率相对偏低,在40%-50%左右。”李明发现,艺术生在纺织专业上无法施展“一技之长”,在就业时只好重新回到“艺术”老路,比如做自由设计师,而另外一部分学生选择跨专业就业。

“让艺术生做技术相关的操作,既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质,也没有用好学生自身强项。”常纺院党委书记王访升告诉记者,他经过深入了解后认为,学校的纺织专业生源基础和培养方案不完全一致。这是他考虑暂停该专业招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王访升拿出的政策依据是,2021年,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高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可以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可自主论证设置专业方向。

王访升认为,纺织产业的利益增长点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从而形成市场价值,“它不仅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方式,更是一种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手段,从社会价值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纺织专业)是必要的,但需要调整。”

根据该校院办2021年11月印发的《专业(群)设置与动态调整实施细则(试行)》,各专业根据考核细则,统计近3年内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产教融合建设、人才培养成效等6个一级指标对应的15个二级指标的累积总得分。学校将参考二级学院的自评结果,组织专家对全校所有的专业进行考核排名,按照学校“十四五”规划专业总数控制要求,进行末位淘汰(停止招生)。

最终,纺织专业出现在这次调整的名单中。“这是为了这所以纺织为特色的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发展。”张方联介绍,“专业调整”并不影响在读的两届学生的培养计划。

王访升看好纺织产业未来发展及其带来的市场价值,同时他表示,“专业调整”并非针对纺织专业,此前,已有多个专业暂停招生。“但是我对开设纺织专业依然保持谨慎态度。”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info@chiinatextilestech.com
Copyright@中国纺织科技(香港)